“音书”的意思:
【音书 yīn shū】:1.音讯,书信。相似词:福音书、尽信书不如无书、大书特书、南音、变音、合音、同音、和音、
“音书”的45个造句:
1、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2、望极不来芳信断。音书纵有争如见。
3、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
4、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5、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6、尽管新约的福音书中对于细节的描写并不统一,但毫无疑问的是其后的犹大不得善终。
7、这个真理实在太重要了,因此福音书里重复出现了五次。
8、福音书中说耶稣预感到危险迫在眉睫,并在最后的晚餐时当众宣布说其中一个门徒将要出卖他。
9、耶稣在马太福音书18:20中说只要有两三个人以我之名相聚,那我就在那和他们在一起。
10、一个拿着福音书和法律为幌子的人,很可能用他的宗教信仰欺骗人民,并通过法律的名义糟蹋国家。
11、当我们读神的话语,尤其是读到福音书的时候,我们当紧记,那位在加利利、在伯大尼、在各各他山上的基督,祂的位格、祭司的职任、能力和应许都是永不改变的。
12、梦里蘼芜青一剪,玉郎经岁音书远。暗钟明月不归来,梁上燕,轻罗扇,好风又落桃花片。纳兰容若
13、作者认为,福音书的叙事者擅长运用各种叙事技巧,使故事的意义更趋显豁和丰富化。
13、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14、争论的另一个焦点在于福音书里明显的自我矛盾之处。
15、我并不是说它们就是福音书,或者说它们就一定是对的。
16、如果耶稣让人乏味,不管是在电影里还是在学者对福音书的重新解读里,没有人会跟随他了。
17、出于这样的担心,耶鲁没有买下这份福音书。
18、记载了新约福音书和信件的耶稣基督的目击者们,并非轻信、虚伪、或是精神错乱之人。
19、断魂无据,万水千山何处去?没个音书,尽日东风上绿除。故园春好,寄语落花须自扫。莫更伤春,同是恹恹多病人。纳兰容若
20、这本福音书是对这个基督教中最大的恶人的一种救赎,它揭示了犹大其实是一个悲剧英雄,是耶稣指定来出卖自己的人。
21、人事音书,亦不过是冷漠。七堇年
22、根据福音*记载,天使长加百列向她显现告诉她因圣灵感孕耶稣时,她与圣约瑟已经订婚。
23、“没有人能质疑书上写的是否发生过”,4世纪时把福音书翻译成拉丁文的圣杰罗姆这样宣称。
24、许多圣经的学者说,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福音书根本不值得信任。
25、但实际上福音书所载兑换银钱之人是耶稣赶出圣殿的几群人之一,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
26、人,按通常的定义,人是有血有肉的动物,用两足行走,能感觉、思想和判断,但是,在福音书和让雅.克卢.梭看来,人不应该感觉、思想和判断;甚至应该匍匐而行,好让教士轻快地骑在他身上。霍尔巴赫
27、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李清照
28、在离开白宫后他撰写了一本耶稣的传记,里面在保留了许多耶稣的教诲之外抛弃了很多他认为不可信的福音书章节。
29、彼得是其中一位,当时有三个使徒在,彼得也在那,他从福音书里回忆这个场景。
30、最新风格的古典爵士乐“硬式咆哮爵士”就更加热情洋溢了,它有时还会从节奏蓝调和福音书中取材。
31、根据他们的福音书,伊便尼派拒绝接受正在成为主流的基督教,并斥责保罗的信为错误的教义。
32、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33、但是,如果我们讲科学的办法运用到福音书上,就可以证明,根本不存在什么矛盾。
34、耶稣十二使徒之一,相传为第一部福音书的作者。
35、三月去,烟花凉;七月半,更漏长;十年至,风雨寒;雪满地,可加裳;一载别,燕绕梁;三秋远,衣带宽;九岁过,鬓渐染;水云阔,音书茫。墨明棋妙
36、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音yu郁)。韦庄
37、《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10月1日实施护照上的拼音书写已经将姓放在前,名放在后。
38、到如今可见了那个,薄幸人逐雁儿音书来修,恨湿新罗袖。www。zaojv。CN
39、白漠也不慌张,从灵空戒之中取出亡音书,随手一翻,吃啦啦抖动,一片片黑色的光芒从书中飞出,逐渐扩展开来,遮住大片天空,更有绵绵之音度人魂魄……
40、羁愁千里外登大雷岸此后音书待寄谁。
41、正如与母校音书断绝多年,整日匆忙劳作,一天停下,忽然怀疑活着的意义,怀疑努力的目的,寒夜披衣,冷战阵阵。
42、后二十五年岁次玄枵、月旅姑洗、晋水南山律苑沙门一音书。
43、梦霞沉闷之中,时时念及其老母,且谓我平安无恙,昕夕盼望,而剑青则远客天涯,音书隔绝,不知我已缠绵床褥,命弱如丝。
44、章炳麟,1924,《与汪旭初论阿字长短音书》,原载《华国》1卷5期,这里据《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第1期。
45、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